中国人要认识中国历史,这理所当然,但要以怎样的心来研读中国历史,却非人人知道。至于问史家是怎样治史的,那就更非人人明白,但总知道史家要具备史才、史识和史德,尤其史德至为重要。
生于清末的梁启超先生,经历了中国帝制、立宪、民国成立等时代变迁,他反对历史只成为“帝王家谱”或是“帝王的教科书”,他认为历史是“人类活动状态,其性质为整个的”。钱穆先生主张以通史为先,要先通然后专,治史要重视历史背后所蕴藏的文化意义。严耕望先生认为研究中国历史要运用自己的心灵智慧,找出其中的“理”。
三位史学巨人所处时代不同,治史态度与怀抱的理想则相同,梁先生与钱先生恰好有书同名《中国历史研究法》。严先生有《治史经验谈》和《治史答问》,可说集前二先生的大成。本课程讲述他们的治史方法,期能提供良方予后学。
导 师: 潘秀英
导师简介:
潘秀英女士,新亚研究所历史系博士,从事中国书院的研究多年,对中国书院源流、发展及影响皆有深入研究。
课程编号:162
开课日期:2019年09月16日
堂 数:约30堂
导 师: 潘秀英
导师简介:
潘秀英女士,新亚研究所历史系博士,从事中国书院的研究多年,对中国书院源流、发展及影响皆有深入研究。
课程编号:162
开课日期:2019年09月16日
堂 数:约30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