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岩女士
客席研究员 /学历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学博士(2018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学硕士(2006年)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文学学士(2004年)资历
2018年7月 至今,北京服装学院,讲师/副研究员 2008年9月 至 2009年9月,香港志莲净苑文化部,副研究员 2006年8月 至 2015年5月,中国防卫科技学院文物系,助教/讲师研究专长
中国装饰图案艺术,佛教装饰艺术,传统染织工艺,服饰文化及创新设计论文
 1.敦煌壁画中的供器与唐代金银器工艺,发表于《志莲文化集刊》(第六期),2010年. 2.交汇与整合——东西文化在西域碰撞中的图案艺术,发表于《2010年海峡两岸西域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
 3.浅析河北邢窑唐代彩绘女陶俑服饰,发表于《艺术》,2012年.
 4.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记敦煌壁画艺术中的飞天,发表于《志莲文化集刊》(第九期),2013年.
 5.敦煌莫高窟盛唐194窟彩塑菩萨裙带之绞缬工艺研究,发表于《2014年敦煌论坛:敦煌石窟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年.
 6.中国传统红花染工艺复原研究,,发表于《第九届国际绞缬染织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丝绸博物馆,2014年.
 7.返璞归真红花染,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14年.
 8.“红蓝花”名称辨析兼及中国传统红花染色名考,发表于《2015国际印花艺术展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
 9.《敦煌莫高窟盛唐194窟彩塑菩萨绞缬裙带复原》,发表于《丝路之缬:绞缬·夹缬·扎经染色》,中国丝绸博物馆,2014年.
 10.《敦煌莫高窟盛唐194窟彩塑菩萨绞缬裙带复原》,发表于《国际纺织设计和服装艺术展》,香港理工大学,2014年.
 11.《敦煌莫高窟盛唐194窟彩塑菩萨绞缬裙带复原》,发表于《289艺术风尚》,2014年.
 12.中国传统紫根染工艺研究:以古代文献辑录为基础,发表于《第十六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年.
 13.天南地北话绞缬,发表于《对外文化交流》,2016年.
 14.蜀锦的红花染色工艺研究,发表于《丝绸》,2016年.
 15.日本传统染织艺术之旅:以东京、冲绳两地为例,发表于《艺术设计研究》,2016年.
 16.敦煌莫高窟第98窟于阗国王李圣天供养像服饰图案研究,发表于《艺术设计研究》,2017年.
 17.敦煌石窟回鹘公主供养像服饰图案研究,发表于《艺术设计研究》,2019年.
 18.敦煌五代时期僧尼供养像服饰研究,发表于《敦煌研究》,2019年.
 19.随色象类·曲得其情:敦煌服饰艺术再现研究,发表于《服装设计师》,2020年.
 20.圣天衣冠如中国:论敦煌壁画中的于阗国王供养像与服饰图案,发表于《中外文化交流》,2020年.
 21.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唐代供养人像服饰研究,发表于《中华传统礼仪服饰与古代色彩观论文集》,中国纺织出版社,2021年.
 22.敦煌第61窟女供养人像服饰图案飞鸟衔枝纹研究,发表于《丝路之光:2019敦煌服饰文化论文集》,中国纺织出版社,2022年.
 23.天然染色材料与工艺——兼谈当前天然染色领域的几个常见问题,发表于《丝路之光:2022敦煌服饰文化论文集》,中国纺织出版社,2023年.
 24.绣衣遮笑靥,烟草粘飞蝶:敦煌石窟女供养人画像妆容,发表于《古典文学知识》,2023年.
 25.敦煌艺术让孩子理解“真善美”——专访常沙娜,发表于《美术观察》,2023年.
 26.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敦煌历代女供养人服饰背后的文化交流,发表于《传记文学》,2023年.
 27.清中期三部《布经》中的色名与染料研究,发表于《2023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23年.
 28.胭脂:丝绸之路上的神奇色彩,发表于《传记文学》,2024年.
 29.1945年中国西北地区植物染料与染色试验报告考察,发表于《服装设计师》,2024年.
 30.敦煌图案的情景式应用,发表于《中国服饰》,2024年.
 31.从清宫内务府奏销档看织染局种种,发表于《丝绸》,2024年.
 32.敦煌壁画中的鱼袋及其反映的章服制度:以供养人题记和画像为中心,发表于《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24年.
 33.唐代佛教绣像艺术研究——以《灵鹫山释迦说法图》和《释迦如来说法图》为例,发表于《2024敦煌服饰文化论文集》,中国纺织出版社,2024年.
 34.“假紫”与“赐紫”——以唐代品官服色制度为中心,发表于《2024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24年.
 35.敦煌图案创新应用探微:以1952年亚太和平会议国礼“和平鸽”丝巾设计为例,发表于《敦煌研究》,2024年.
 36.敦煌服饰文化的守正创新,发表于《服装设计师》,2025年.
 37.现代室内纺织品设计的新元素——论苗族图案与现代室内纺织品的应用设计,发表于《2005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发展论坛论文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5年.
 38.动物纹样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的符号学意义,发表于《装饰》,2006年.
 39.论中国传统元素在当代丝巾设计中的应用,发表于《全国丝绸产品设计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丝绸协会,2006年.
 40.苗族织绣图案的语言表达,发表于《纺织服装周刊》,2006年.
 41.苗族织绣图案色彩与造型,发表于《纺织服装周刊》,2006年.
 42.苗族织绣图案的肌理与工艺,发表于《纺织服装周刊》,2006年.
 43.论外来文化对元代青花瓷器装饰纹样的影响,发表于《元青花研究——景德镇元青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
 44.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唐草纹,发表于《志莲文化集刊》(第五期),2009年.
 45.《贵州少数民族背扇艺术展》(文字统筹),香港志莲净苑,2010年5月.
书籍
 1.《常沙娜文集》(合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年. 2.《敦煌莫高窟——常沙娜老师摹绘集》(文字统筹和图片编排),香港志莲净苑,2011年.
 3.《黄沙与蓝天——常沙娜人生回忆》(文字整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4.《红花染料与红花染工艺研究》(合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
 5.《敦煌五代时期供养人像服饰图案及应用研究》(专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年.
 6.《日本草木染:染四季自然之色》(合译),中国纺织出版社,2021年.
 7.《敦煌服饰艺术图集:艺术再现与创新设计卷》(合编者),中国纺织出版社,2024年.
作品展览
 1.敦煌图案摹绘整理作品《供器》《宝座》,收入《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续编)》,常沙娜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2.景泰蓝设计作品,参加在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举办的《花开敦煌:常沙娜艺术研究与应用展》,2015年.
 3.景泰蓝设计作品,参加在深圳举办的《中国现代设计文献展:“敦煌艺术研究与应用设计”(版块)》,2015年.
 4.天然染色作品,参加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静态展》,2017年.
 5.博士毕业系列设计作品《花间》,在北京服装学院举办个展,2018年.
 6.敦煌服饰艺术再现作品,参加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绝色敦煌之夜”展演,2018年.
 7.敦煌服饰艺术再现作品,参加香港亚洲博览馆甘肃省文化旅游专案暨文化产品展览香港推介会“绝色敦煌之夜”展演,2018年.
 8.敦煌服饰创新设计作品《飞天》,参加在马来西亚吉隆玻举办的“第11届亚洲纤维艺术展”,2019年.
 9.敦煌服饰创新设计作品《有凤来仪》,参加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2019‘炼’——薪技艺国际青年工艺美术作品展”,2019年.
 10.敦煌丝巾设计作品《盛唐璎珞》《九色鹿》,发表于《上海纺织科技》,2020年.
 11.敦煌服饰图案临摹及艺术再现作品,参加在甘肃敦煌研究院展厅举办的“云衣霓裳:敦煌唐代服饰文化及创新设计展”,2022年.
 12.敦煌服饰艺术再现作品,发表在《中国民族》,2023年.
 13.敦煌服饰艺术再现作品,参加在法国巴黎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跨越时空的遇见——中国传统服饰国际时尚传播展演”,2024年.
 14.敦煌服饰艺术再现作品,参加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的“五彩锦簇——中华服饰文化展”,2024年.
 15.敦煌服饰图案临摹作品、设计作品《九色鹿》,参加“敦耀光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敦煌艺术研究及设计成果展”,2024年.
讲授课程
年 份 | 课 程 |
2024─2024 | 拔染印花 |
2017─2018 | 传统蜡染工艺课程(B组) |
2017─2018 | 传统蜡染工艺课程(A组) |
2008─2009 | 《敦煌佛教艺术》 |
2007─2008 | 敦煌历代装饰图案赏析 |